【避孕謬誤】性教育脫節 年青人誤信低成效避孕措施 錯解安全期容易意外懷孕
發布時間: 2023/04/26 10:30
最後更新: 2023/04/26 10:38
香港本地學校教育課程一向較為著重學科教育及品德教育,對於性教育卻嚴重脫節,性教育機構糖不甩發現,過往的性教育只不鼓勵學生發生性行為,卻忽視正確避孕措施知識的教育。2022年度糖不甩曾到訪超過50間學校,為逾8000學生人次舉辦性教育工作坊,發現學生普遍對性知識存有很多誤解,不少學生誤信「前七後七」的安全期很安全,或以為體外射精可有效避孕,「其實很多因素會影響避孕套成效,所以性教育課更需要花時間教授正確方法。」除了男性主導的避孕措施外,同時選用女性避孕方案,更可達至雙重保障。
安全套使用不當 變不安全
透過學校訪問及工作坊,糖不甩驚覺學生對避孕措施存有很深的誤解,糖不甩代表舉例說:「兩個安全套更安全、清洗陰道可避孕、不同姿勢性交可減低懷孕風險,仍都是經常聽到的謬誤。」其實任何避孕措施,只要使用不當,就會大大影響成效!最常被使用的安全套,有較大機會受人為因素影響成效,甚至高達18%的意外懷孕機會,例如使用不當,並非全程使用、尺寸不合適、過程中損壞,甚至因同時使用兩個安全套引致磨損,都會令安全套不再安全。
零成本避孕方法 安全期計算複雜成效低
由於成本低又不需要尋求醫生協助,不少年青人都會使用「安全期」計算或體外射精這類不需花錢的避孕措施,但這兩種方案都絕對不可靠!先說安全期,它是指避開女性最容易受孕的排卵期時進行性行為,因為月經周期之間的兩個安全期由排卵期隔開,在這幾天進行性行為,理想地懷孕的機率也會減低;但安全期計算需要準確掌握自身的生理跡象來計算,包括充分了解自己的月經週期天數、基礎體溫的波動、子宮頸黏液變化等,因此計算方法絕不是「前七後七」這麼簡單。
安全期計算首先要連續6至12個月量度及記錄自身的基礎體溫作記錄,排卵後基礎體溫會升0.2℃至0.6℃,月經來臨前則會回落至正常水平,然而由於體溫變化輕微,其他因素如天氣炎熱、生病發燒、室內氣溫等,都會令量度不準確。子宮頸黏液變化記錄剛需要每日拭抹陰部,以便觀察及記錄分泌物的狀況,才可了解子宮頸黏液變化。因為在排卵期間白帶增多,變得較黏並呈蛋白狀;但要注意的是,子宮頸的黏液分泌會受不同因素影響,尤其青春期女性發育期間,生理的改變亦會令子宮頸的黏液分泌不穩定。安全期計算方法複雜,容易出錯,當未能準確地計算出安全期,或生理周期因為實際身體狀態而有所改變,安全期確實日子未似預期,所謂的安全期一點都不安全了。
至於「體外射精」之所以不可靠,是由於太多不確定的因素,因為不能確定所有的精子都會在高潮射精時才釋放出來,部分精子可能在性交過程中提前溢出,或射精前釋放的尿道球腺液或分泌物都攜有足夠的精子,足以令女性懷孕。所以就算很成功地完成體外射精,仍會有可能懷孕。
避孕藥長期服用 不致肥不減懷孕可能
性教育的不足,令年青人根深柢固地認為避孕是男性的責任,並只懂選擇男性主導避孕方法,甚至對女性自主避孕方法存在嚴重誤解,如服食避孕藥會引致肥胖及不育等。性教育機構糖不甩呼籲:「現代性教育課程需要認真修改,灌輸正確的避孕及性知識 ,例如不同避孕方法的利弊及成效,讓同學有能力作出知情決定,選擇合適自己的方法,同時更要令男女同學皆明白採取雙重防護的原因及其重要性,從根本降低避免意外懷孕的機會。」
事實上,避孕藥避孕成功率可高達99%,如能正確及每天準時服食避孕丸,避孕成效非常高,很多人誤會避孕藥有機會導致身型肥胖或水腫,其實新型避孕藥雌激素成份較低,某些黃體酮更有抗水腫成份,儘管如此,但避孕藥不應當作減肥藥服食。
口服避孕藥可以說是女性主導避孕方案中最被常用的一種,但原來不少人誤會如長期服用會導致不孕,其實只要停服一兩個月,已經可重新開始備孕。世衞指引亦指出:「於停藥後,1年內有正常頻率性行為,懷孕率成功率仍然可達7至8成。而且理論上避孕藥是可以一直長期服食直到接近更年期。」
參考資料:
Family Planning - A global handbook for providers 2022 edition
(特刊)